这点可以说是一区期刊和二区期刊最大的区别了,不过一区期刊中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可以说一区期刊包括以下几类:

CNS的正刊和大子刊。CNS的小子刊。分水岭期刊。普通一区期刊。

上述期刊质量是逐渐递减的,最后一档期刊中也不乏一些水刊,因为还要考虑到学科因素,所以并不是一区期刊就一定非常好,一样会有一些质量和口碑相对差一些的期刊。

但总的说来,一区期刊普遍代表学科内的顶尖水平,影响因子高而且学术认可度极高。这些期刊通常要求研究具有显著创新性和高度的学术价值。特别是第一档期刊,往往有着非常详细且全面的实验及理论支撑,原创性极强,研究的问题是科研圈甚至民众普遍关心的,有些文章甚至还开创了一个小领域。

而二区的SCI期刊,通常属于学科内的较优秀期刊,影响因子和认可度次于一区,但仍是高质量成果的常见发表平台。虽然不如一区那么顶尖,但二区期刊在学术界依然具有较高的声誉。

还有一些专业的顶刊,被中科院划到了二区,其实这是有失公平的。之所以在影响因子上表现出与上述一区有较大的差距是因为受众的群体不同。有些文章发到上述一区期刊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领域更热或者读者群更大而已。并不是质量问题。

二区论文则是在各方面都相较于一区论文差一些,但至少会有比较明显的创新点,这是两者共同的要求。

所以,即使是二区期刊,并不代表就比一区差很多,不管是什么学科,都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实验内容要十分的丰富,其实这也是与它们的创新性要求相辅相成的,因为要证明一个新思想是对的、有效的,必须有大量的实验结果作为支撑。

三、发表难度不同

在同一领域内,一区期刊通常是要比二区期刊发表难度大很多的,可以说,发二区需要实力,发一区,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运气。

一区SCI:发表难度极大,要求论文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和学术深度,通常需创新性突出的研究成果。录用标准非常严格,不是每个学者都能轻易攻破。

二区SCI:相对一区而言,发表难度有所降低,但仍需严谨的研究支撑。尽管比一区容易,但发表二区论文同样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SCI一区期刊拒稿率可以说是四个分区中最高的,根据近年数据,SCI一区期刊的综合拒稿率普遍在80%-90%之间。例如,环境科学领域的《JCLP》2024年拒稿率达91%,而其他学科顶刊的初审拒稿率也常超过50%。

在初审阶段,至少约30%-50%的稿件因方向不符、语言问题或创新性不足被直接拒稿。在外审阶段,顶刊可达85%以上,主要因实验设计、数据可靠性或学术价值不足被拒。

在一些要求比较严格的顶刊中,初审拒稿率就已经在80%上,可以说一区期刊发表难度是远大于二区的。

对于一些新手作者来说,一区被拒的概率基本是100%,即使是二区,被拒绝的概率也是很高的,所以只有有一定经验和资历的作者,我们才会建议投一区和二区期刊,至于顶刊,除非导师是大佬,否则普通的个人作者基本没可能在上面发表论文,子刊倒是还有希望。

四、认可度不同

一区SCI论文的含金量普遍高于二区,尤其是在国内高校和医院的学术成果认定中,一区论文往往被视为最高档。谁都想发一区,但除了像生化环材这类特定学科,很多学科发一区期刊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二区SCI论文的含金量虽低于一区,但在特定学科或领域内,二区论文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某些专业领域,发表二区论文可能已属高水平成果。

下面是国内某高校对于一二三四区文章的国奖计算,这个可以说是很直观了:

Nature,Science,Cell : 1440分

Top刊:360分

一区:240分

二区:120分

三区:75分

四区:30分

1篇top刊=1.5篇一区;1篇1区=2篇2区;一篇2区=1.6篇三区;1篇3区=2.5篇4区。

如果从评职称的角度来说,一区期刊和二区期刊又有不同,这个因单位而异,但有一条不变,就是一区期刊肯定是要比二区期刊更有价值,当然特定领域比如顶刊在三区那种除外。

总结来说,一区SCI论文在学术影响力、认可度和发表难度上都高于二区SCI论文,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投稿期刊时还需根据期刊的质量和口碑综合来看,另外也要结合作者本身的实力和需要,以及学校或者单位的要求,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期刊。

关于SCI一区、二区的问题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