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视上总有各种保健品广告,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那种,看起来挺靠谱的,其实里面藏着不少猫腻。刘洪斌这个人,就是这种猫腻的典型代表。她本来是个退休工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可从2014年开始,她卷入了一场大规模的诈骗活动,三年时间里,通过扮演不同专家的身份,帮着无良药商坑了全国无数老人,涉案金额高达80亿元。说起来,这事儿不是她一个人干的,背后有公司、有电视台撑腰,但她作为广告里的主角,责任跑不掉。
先说刘洪斌的来头。她出生在东北一个普通家庭,早年进厂当工人,每天干着重复的活儿,退休后靠养老金过日子。没什么特别的背景,也没有学过医,更别提什么专家头衔了。2014年,她闲着没事,想找点事儿做,就去当了群众演员。没想到,这一步让她接触到保健品广告的圈子。药商看中了她那张慈祥的脸和银白的头发,觉得她适合演“老专家”,就拉她入伙。从那以后,她就开始在地方电视台的节目里露面,推销各种所谓的“神药”。
她的诈骗方式挺有套路的。每次上节目,她都换个身份,穿不同的衣服,背景也跟着变。比如,有时候她是“北大专家”,戴着白大褂,拿着听诊器,讲怎么治糖尿病;有时候又变成“蒙医第五代传人”,裹着头巾,说祖传秘方能治心脑血管病。三年里,她一共用了9个身份,包括祖传苗医传人、养生保健专家、祖传老中医、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什么的。这些头衔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全是编的。相关部门后来查过,根本没有她的记录,她压根儿没行医资格。
推销的产品也五花八门,总共9种药品和保健品。比如“苗医鲜药消喘膏”,说是治喘病的;“药王风痛方”,针对风湿关节痛;“唐通5.0”,号称控血糖的;还有“蒙药心脑方”、“天山雪莲精华”、“苗祖定喘方”、“苏丹红”什么的。这些东西大多是低成本的玩意儿,有的用面粉和染料做成,有的含激素或有害物质,像苏丹红这种致癌的东西都掺进去了。节目里,她总说这些是祖传秘方,药到病除,价格还不贵,买一疗程就能见效。其实呢,吃完没用不说,还可能耽误正经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展开全文
这个骗局不是孤立的,背后有完整的产业链。像华钰达公司,老板张元坤从湖南和贵州药厂买来没批号的产品,找广告公司包装成节目,再上地方电视台播出。电视台为了创收,审查不严,甚至明知有问题还放行。2015年,就有节目因为违法广告被济南工商局罚了,没收1.4万元广告费,还罚了1.4万元。但他们不当回事儿,继续换台播。
骗局维持到2017年才崩盘。那年,有受害者上网吐槽,说吃了她的药,糖尿病没好,反而瞎了眼。这事儿一发酵,网友开始对比节目截图,发现同一个老太太,身份却变来变去。媒体跟进调查,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什么的都发了报道,查出她没任何资质,头衔全是假的。人民日报也发评论,说这种“百变神医”该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早2016年就发文,禁止节目推销保健品,还要求嘉宾有真资质,但执行不力。受害者越来越多,有人报警,警方介入,挖出整个链条。
曝光后,处罚来了。药企和广告公司被罚巨款,生产窝点被端掉,900多个非法点关门。张元坤作为主犯,被判3年徒刑,缓刑5年,还罚了大笔钱。电视台整改,节目停播。刘洪斌呢?她年纪大,70多岁了,法庭上哭着说自己只是演戏,被公司骗了。结果,没判她坐牢,但非法所得全没收。她从荧屏上消失,回归低调生活,再也没露面。
这事儿到2025年,还在网上流传。国家中医药局检测了她推销的23种药,全都没有效成分。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人中,超七成被假广告坑过。监管加强了,罚款力度加大,社区也办反诈讲座。但类似骗局没绝迹,新花样层出不穷,比如转战网络直播。老人孤独,子女不陪,容易上钩。刘洪斌的案子提醒大家,电视广告别全信,得查查真假。
说到底,刘洪斌从退休工人变成“神医”,靠的是贪小便宜的心态。她知道是假的,还继续,害了多少家庭。80亿元啊,那得多少老人的养老钱。她的下场算轻的,没坐牢,但名声臭了,钱也没了。药商和电视台更该反思,为了钱,丢了底线。希望通过这个案子,大家警惕起来,别再让这种事儿重演。
总的来说,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利益驱动。刘洪斌起步于小角色,逐步深陷。诈骗规模大,受害广。曝光靠群众和媒体,处罚靠法律。下场是钱没,名毁。2025年,反诈继续,但路还长。大家多留心,保护老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