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一種常見的小吃叫做黑輪。黑輪和甜不辣很像,都是用魚漿製作的,先炸過後再放進高湯裡煮。雖然北部人習慣叫它甜不辣,但在中南部,大家會用台語的「黑輪」來稱呼它。這個名字來自日語的「關東煮」音譯,在日本叫做「おでん」(Oden)。
甜不辣通常是圓圓的或短短的條狀或片狀,而黑輪則大多是長管狀的魚漿棒,也有黑輪片。不管是甜不辣還是黑輪這種小吃其實都來自日本的料理——關東煮,進入台灣後經過一些改變。台灣的關東煮材料很多,例如黑輪、貢丸、飛魚卵、日式魚豆腐、苦瓜封、包菜卷、米血糕、魚板、蔬菜、杏鮑菇、玉米、蘿蔔、鮮菇等,有時甚至會放進科學麵或烏龍麵一起煮。
關東煮是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的,音譯之後寫作「黑輪」,正確的字是「烏輪」。各地製作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它的特點是非常簡單,可以隨時把食材放進湯裡煮。特別是在冬天,這種熱乎乎的小吃最受歡迎了。
看更多:蝦仁飯由來是什麼?誰發明的?
(Photo:Hykw-a4 / 創用cc 3.0)
(完)
[自問自答x互問互答]
看完文章->自問自答->留言紀錄問題與答案->別人看到你的問題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好問題->別人看到你的答案可能會覺得還有別的答案->你看到別人的問題與答案時也是類似的反應->互問互答->日復一日->愈學愈多->大家不知不覺就變強了
範例問題:
你覺得為什麼不同的地區會用不同的名稱來叫同一種食物呢?例如,北部叫它「甜不辣」,中南部叫它「黑輪」?
如果你可以創造一種新的關東煮材料,你會選擇什麼食材呢?為什麼?
除了關東煮,你冬天還喜歡什麼其他的食物?為什麼?
…
你也問問看……
!